ENGLISH | 中文
新闻资讯
首页> 行业资讯 > 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下)
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下)
2017-11-16

原文刊载于《知识产权》2017年第10期

作者简介: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640.jpg

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综合效益

知识产权运用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知识产权工作的目的所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特别是在专利领域,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已经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过120万件。如何盘活用好这些战略性资源,使其更好地产生效益、推动发展,既是当前我国加快实现由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关键一环,也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也都对知识产权运用作出明确部署,强调要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以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为载体,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产业化,努力提升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当好“攀枝花”,做好“顶梁柱”,直接贡献GDP。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知识产权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实践和探索,从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搭建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军民融合、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方面着手,畅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新业态新模式,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产,加速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提高知识产权运用综合效益。

一是着力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破解专利交易转化中的制度性障碍。长期以来,科研成果闲置率高、转化率低是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少专利成果未来得及转化,便进入了“沉睡”状态,被束之高阁,闲置不用,甚至还面临着快速失效的困扰。以高校为例,据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失效专利总量近6.8万件,有些专利甚至在获权后就不再维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缺少专利转化的激励政策,科研团队不能或较少能够共享转化收益,实施专利转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赋予单位和发明人更多的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从根本上调动单位和发明人实施专利交易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2015年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以来,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科研成果专利化、专利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部分高校规定将不低于70%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划归成果完成人或科研团队所有,作为奖励和再研究基金。还有不少高校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特色政策。例如,同济大学着力健全科研创新的政策导向,鼓励成果完成人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教师申请的专利或其他科技成果开展评估,对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对外进行重点推介。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突破传统科研体制机制束缚,提出并实践“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的理念,形成了“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提高对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奖励力度,调动科研人员实施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这些年直接孵化出了160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业公司,企业市值累计超过120亿元,增加就业5000余人。

二是加快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不畅,不仅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缺平台缺渠道的原因。自2014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以市场化方式,积极推进“平台、机构、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截至目前,不仅在苏州、宁波等8个城市开展了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试点,还基本完成了“1+2+20+N”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建设,为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质押融资、专利导航、分析评议等提供了平台支撑。目前,北京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总平台、西安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和珠海横琴金融创新特色试点平台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还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重点扶持了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导10个省份和10个重点城市设立了20只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达到40多亿元,支持4个省份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在一系列试点工作的直接带动下,全国知识产权运营业态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技术交易日趋活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到2057亿元,年均增长33%,有效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约16%。包括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在内的专利运营次数达到17万余次,同比增长近20%。

军民融合作为知识产权运营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西安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的同时,还会同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印发了三批次的《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目录》。目前正在会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关于促进国防知识产权向民用领域转移,鼓励民用领域知识产权在国防领域运用的政策,推进知识产权军民双向转化,实现强军富民的协调发展,支撑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

三是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产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五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结合“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实施,通过深入实施专利导航工程、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措施,大力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以专利导航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托自身信息和人才等优势,会同有关地方,通过对相关产业专利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综合分析,帮助企业、行业以及地方了解掌握相关产业专利布局和市场竞争态势,明晰发展方向,优化发展路径,主动规避风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目前已经基本形成面向企业、产业、区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专利导航工作整体格局。全国17个园区、13个行业协会和115家企业开展了专利导航试点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7个具有产业优势地位、地方政府重点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有力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发展。

在推进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同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也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在各方面共同推动下,有关企业和行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组建了91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些联盟通过综合运用市场信息、专利分析等手段,掌握行业知识产权布局和竞争态势,识别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技术需求的领域,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利研发、收购、许可,实现全产业链完善的专利布局,保障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核心竞争力。加入联盟的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专利交叉许可、共享资源等方式深化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在遭遇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也可以通过集体“防御”,有效降低诉讼带来的压力。

在一系列工作的推动下,近年来专利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首次发布的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和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0—2014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合计达到26.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1.0%,年均实际增长16.6%,是同期GDP年均实际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专利密集型产业以占全社会3.4%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全国10%以上的GDP。另根据最新发布的研究数据,2015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2.4%,显示出了旺盛的发展活力,专利密集型产业正加快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产权作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企业开展国际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受到了各个国家和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这不仅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更是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中国遵守国际条约义务,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一次中美元首会晤时发表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中国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近年来,习近平主席还亲自见证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政府间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定的签署和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两国政府间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的高度重视。

2014年7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时强调,“中国政府对中外企业和各类主体的创新成果一视同仁、同等保护,正不断加大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法制和市场环境。”在2015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将尽最大力量保护知识产权,因为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知识产权得到严格保护。

五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努力推动知识产权国际治理体系变革,促进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朝着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知识产权大国形象。不断深化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合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周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充分展示中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信心、决心和显著成效,努力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和“一带一路”建设。

这些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发挥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务职能,组织协调国内相关部门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多边合作。全面深入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地理标志法律常设委员会,专利法常设委员会,发展与知识产权委员会以及专利合作条约(PCT)等方面磋商,积极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维护中国利益。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不断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双边务实合作,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2014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总部之外设立的5个办事处之一。它的设立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中国合作的又一个“里程碑”,既体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就的充分认可,也为中国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联系,更好地服务用户和社会公众创造了条件。

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工作。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沿线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知识产权作为保护人类智慧结晶的无形财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激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知识产权领域保持紧密合作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有利于促进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完善,营造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上,与会各方通过了《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共同倡议》,初步构建起“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常态化机制。同时,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发布了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具体措施。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明确提出,将在推动多双边区域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与法律法规交流、知识产权审批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提高市场主体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等十个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展开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发展、共同繁荣,受到与会各国的普遍欢迎。目前,会议议定的各项合作内容都在扎实推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代表中国政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签署的首个有关“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文件,双方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

在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的同时,一系列的多双边合作也成为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亮点。例如,积极推进中美欧日韩五局在发明领域和外观设计领域的合作,发明领域五局的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占到了全球的80%,外观设计领域五局的申请受理量占到了全球的90%,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合作动向不仅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走向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中国不仅先后主办了中美欧日韩发明领域五局局长系列会议和工业品外观设计中美欧日韩五局年度会议,还借助主场优势,成功推动各方签署了发明领域五局合作共识和工业品外观设计领域五局联合声明,实现了五局合作理念的升级和合作内涵的充实。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深化与金砖国家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力所能及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连续举办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培训班,五年来培训人数近500人次。

在具体业务层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从中国企业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比如,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海外申请专利,加快专利获权,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审查机构签订了“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协议,PPH合作网络已具规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维护海外知识产权利益提供了便利。再比如,针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甚至不公平待遇,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及时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环境状况报告,指导企业做好海外专利布局的同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在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部件展等重要国际展会现场,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建设了专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网站,汇编了189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1300余部,编制了20余个重点国家知识产权环境概况和实务指引,收集了近70家海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5年度《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中指出,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领域的申请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6年度《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强调,中国是首个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百万的国家,申请量占全球总量近40%,超过美国与日本之和,继续领跑全球。根据《2016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是第一个跻身于25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2017年4月2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拉开序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高锐总干事专门发来贺信,祝贺中国知识产权体系稳步向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国。

2017年4月,全球著名的科技博客Tech Crunch刊登了美国知识产权法协会前主席韦恩?索邦(Wayne Sobon)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意外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文章列举了一系列相关数据,包括2015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到全球申请总量的逾1/3;中国各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量超过10万件;中国如今越来越被选为非中国公司间专利诉讼的一个关键地方,因为诉讼当事人觉得他们在这里会受到公正对待,在华外国当事人诉中国企业的专利案件胜诉率达到81%,等等。文章表示,中国现在可能还不是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的全球领导者,但正朝着这个角色迅速逼近。2017年7月,美国外交官杂志官方网站也刊登了一篇文章,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并非陈旧印象中的“仿冒之国”,它将成为全球知识产权领军者。

八、不断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

无数实践表明,基础建设关乎全局和长远,必须始终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紧扣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目标,有针对性地从人才队伍、文献资源、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文化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强知识产权事业基本建设,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促进知识产权事业行稳致远。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干任何事业,人才都是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只有短短三十多年时间,又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大国,客观上面临着人才积累少和需求总量大的现实突出矛盾。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统筹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首先是加强专利审查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逐年攀升,而社会公众对缩短专利审批周期的需求日渐迫切,这给专利审查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国家知识产权局顺时应势,在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四川新建了6个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截至2016年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总数已经超过万人,达到11543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局。在此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审查工作需要,科学制订年度审查计划,分解下达审查任务,统筹调配审查资源,全面优化审查流程,实现了发明专利审查质量和周期的进一步改善。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在加快推进局三期工程专利业务用房和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业务用房建设,为专利审查业务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组建专家人才队伍,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发挥好专家咨询作用。目前已经构建起了包括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人才梯队。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一方面,推动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完备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国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已超过30所,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的院校近百所。另一方面,加大社会人才培训力度,在全国设立了24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五年来累计培训知识产权从业人员230余万人。积极推动将知识产权相关职业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新增了“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小类,下设专利审查专业人员、专利管理专业人员、专利信息分析专业人员和专利代理专业人员等8种职业,为知识产权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条件。

二是加强信息化等条件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技术支撑条件的革新与进步。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信息化条件的建设。因为无论是专利审查,还是专利信息的传播与利用,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条件支撑。首先,专利审查业务需要庞大的数据库作支撑,通过这些数据库对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对比、分析,才能完成专利的审查工作。经过五年的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与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专利文献收录范围及类型不断扩大,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显著提升,专利电子申请率已超95%,居世界前列,颁证周期由4个月缩短至15个工作日。建成了中国PCT申请国际阶段受理和审查管理系统,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PCT申请全流程代码化审查的PCT申请受理局、国际初审单位和国际检索单位。建成并汇聚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特许厅、美国专利商标局等13个机构195万件专利案件信息的云专利审查系统,为各国审查员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搭建了桥梁。

其次,专利信息的传播与利用,同样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平台和载体。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除了自身的专利信息库外,还与50个国家、地区和组织保持着专利文献双边交换关系,获得各国专利文献523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大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力度,依托专利信息资源,支撑创新驱动发展,面向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创新主体,扩展专利信息传播和利用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专利信息传播利用体系。上线了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免费向全社会提供国内外最新专利基础数据,成为全球第一个向社会免费开放中美欧日韩五大局最新专利基础数据资源的机构,系统上线以来,社会公众已累计下载数据超过170余TB。面向社会公众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30多万户,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创新创业对专利信息的需求。

三是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知识产权服务业,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面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做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顶层设计,推动知识产权服务纳入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总体布局中,牵头制定并联合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全面规划和系统部署了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工作。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到2016年年底共批复建设了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苏州高新区等12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遴选了145家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经济发展以及助力“双创”等系列活动、“知识产权走基层服务经济万里行”活动,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了知识产权服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五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年均增长超过35%,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四是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法律制度,而且作为一种“舶来品”,如何使这种制度所蕴含的理念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和认同,并内化为个体的内在意识,是知识产权制度成功运行的关键。所以,自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始终把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营造良好氛围。《“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也将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四个重大专项加以部署。五年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充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同时,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强日常宣传,通过网络进行知识产权公益讲座直播,推动形成“人人尊重知识产权、人人保护知识产权、人人从知识产权保护中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建立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让青少年从小就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意识,并充分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独特作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局面。截至目前,全国已分两批评定出60所试点学校,参与师生超过10万人。同时,已有超过一半的省份启动开展了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评定省级试点学校700余所。

九、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我们的事业前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哪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的重大成就,极大地振奋了党心民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

围绕思想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运用为目的,不断深化理论学习,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组织专题集体学习研讨30次,并探索总结出了“全面系统学、与时俱进学、温故知新学、联系实际学、示范带动学”的“五学”经验,相关做法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各基层党组织紧跟局党组年度理论学习规划部署,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学内容,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教育、“三会一课”全过程,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列为党校教育、干部培训的必修科目和重点内容。五年来,共组织培训党员干部4500余人次,开通网上学习账号8185个,思想建设全面加强。

围绕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坚持把精力放在基层、把工夫花在平时,狠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强基固本,夯实基础。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截至2017年7月1日,全局共有基层党组织660个、党员10, 808人,比五年前分别增长98.2%、85.6%,为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二是狠抓党员教育管理。依托局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等教育基地,以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为主线,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内容,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三是认真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发展党员的新方针,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五年来,共发展新党员440名。四是坚持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基层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两委”委员面对面指导帮带作用,增强了一线基层党组织科学谋党建、主动抓党建、积极强党建的责任感。各基层党组织把压力当动力,变“要我抓”为“我要抓”,有效推动了“一岗双责”的落实,建设一流堡垒、锻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成为各基层党组织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围绕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锤炼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着力在增强党性观念、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上聚焦用力,使党员干部弄清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握了为人处世的基准和底线。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效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四风”问题,深入查摆,认真纠治,形成一批实践和制度成果,促进了作风转变。准确把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主题主线、基本原则和内容步骤,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紧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层层传导压力,“严”“实”作风在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中牢固树立。

围绕反腐倡廉建设,全面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历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坚决贯彻中央纪委关于派驻机构全覆盖工作部署,积极配合完成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的撤并工作,建立起与综合派驻纪检组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同时不断完善内部纪检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自我监督。始终保持对各种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从具体问题抓起,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干部职工。对利用职务便利,干预专利审查,帮助企业拓展业务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16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迎来重要“政治体检”,接受中央专项巡视。巡视期间,局党组和全局干部职工认真配合,确保了巡视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逐条加以梳理分析,共梳理出73项具体整改任务,认真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仅制定和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就达到24项,很好地推进了标本兼治,全局上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政治保证。

围绕制度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党内法规的同时,不断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关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实施意见》《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意见》《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对党组工作规则、局工作规则、党组会议议定事项督办机制、专利审查回避等重要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狠抓制度落实,强化制度执行,使制度建设由虚变实、由无形到有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凭制度行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

围绕机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坚持党建带群建,自觉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青年联合会,动员组织社会各界有志青年献身知识产权强国事业。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群团工作的生命线,着力解决职工住房、医疗、子女就业的后顾之忧。及时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传递组织温暖,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国情考察、志愿服务、文化大讲堂、机关文化月、家庭助廉、集体婚礼等项目,倡导社会文明新风。五年来,一批单位和个人获得全国性荣誉,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家知识产权局把对口扶贫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力度和效度,促进帮扶地区精准脱贫。五年来,累计向对口帮扶的湖南省桑植县、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选派扶贫干部39名,在科技培训、农业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民生工程和支持教育事业等方面开展扶贫项目64个,直接投入资金和实物折算1731万元,协调帮助引进资金和实物折算1520万元,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向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和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决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砥砺奋进,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