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新闻资讯
首页> 行业资讯 > 走过“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步履铿锵(知识产权报)
走过“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步履铿锵(知识产权报)
2025-07-18

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扎实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实现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布局建设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

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

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194.4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亿元,年均增速5.7%。

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我国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

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175家,覆盖率达到52.6%。

全国专利代办处数量达到34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增至367个。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我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

501万件 知识产权储备稳步增长

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为4895.9万件,同比增长6.6%,平均每4个经营主体就拥有1件注册商标;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861个,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424个,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经营主体超过3.7万家。

102.5万次 专利转化运用呈现良好势头

2023年起,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累计达102.5万次,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指导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全部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组织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做好匹配推送;在此基础上建立专利动态盘点入库工作机制,及时做好新增专利的盘点,为可转化专利资源库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指导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立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等工作,促进更多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9600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实现“五连增”

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实现了“五连增”,不少曾经的“土特产”,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名片”。“十四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等文件,完善地理标志审查认定标准、程序,加强源头保护;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实现地理标志受理、审查、认定、标识和监管“五统一”;加大地理标志保护相关标准制定力度,强化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维护地理标志的质量、声誉和品牌价值;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增加地理标志产品的附加值。

13.04% 培育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

培育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是“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产业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最新数据表明,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04%。专利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创新、提升效益、稳定就业等方面贡献突出。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支出的“半壁江山”;2023年,专利密集型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突破18万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7.0%,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7个百分点;2023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达5081.2万人,比2020年增加404.6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从6.2%提升至6.9%。

15.3件 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性指标之一,截至今年6月已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的目标。初具规模的高价值发明专利资源,既是我国创新实力持续提升的直接体现,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比较高。截至今年6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储备了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380.4亿元 加强对出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主动加强对我国出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4年底,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大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养力度,联合司法部开展专题培训;收集汇编189个国家和地区的1339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发布16个重点国家知识产权国别指南和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持续加强信息供给。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 吴珂

版式设计:姚立辉

数据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来源: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