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新闻资讯
首页> 行业资讯 > 织密保护网 护航世运会(知识产权报)
织密保护网 护航世运会(知识产权报)
2025-08-22

专班统筹+专业支撑+区域联动,四川成都——

近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下称成都世运会)落下帷幕。过去10多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蓉城,共同奏响了全球体育的激昂乐章。而在赛场外,四川省成都市建立起“专班统筹+专业支撑+区域联动”的三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打造国际一流赛事知识产权生态圈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成都世运会筹备工作开展以来,成都充分吸收成都大运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经验,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包”:印发《大型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强化世运会等大型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出台《第12届世界运动会特殊标志管理办法》,加强特殊标志规范使用与监管;制定《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拟定《第12届世界运动会市场监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应急保障工作方案》,明确及时响应机制,为赛事营造良好知识产权环境。

“这些政策既管当下,更利长远。”成都世运会市场监管领域知识产权工作专班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政策该体系不仅服务成都世运会,还将为今后在川举办的大型活动提供知识产权标准化保护路径。

成都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三级联动+跨域协作”机制,即省局顶层监督指导,市局居中统筹协调,区(市)县局落实“属地监管”职责的应急保障工作机制,构建起覆盖赛事全周期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三级联动格局的高效运行,为成都世运会会徽、口号、吉祥物等特殊标志提供从登记到维权的全流程指导与保障,由第12届世界运动会执行委员会提交的“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会徽”等9件特殊标志登记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都世运会火炬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并完成著作权登记;实现19家特许线下零售商、25家特许生产商以及92个特许零售渠道省、市、区信息共享,确保三级联动实时维权监测。

“举办重大国际赛事,是对开展城市各方面工作的考验。知识产权领域特别要防止因侵权假冒损害城市形象。因此,在做好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监管,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国际赛事环境。”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成都世运会期间出现的知识产权投诉举报或突发事件,成都采取“专班+工作站”双轨运行模式,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述负责人介绍,全市在23个区(市)县建立300余个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点),抓好成都世运会知识产权纠纷处置工作,开展侵权线索受理与移送、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与纠纷调解等工作,整合资源形成覆盖赛事核心区域的前沿阵地与监测哨点,有效破解执法碎片化难题,为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赛时阶段,突发事件和舆情风险易发,且赛事周期长、辐射广。成都开展全域风险防控,通过快速查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成都世运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侵犯成都世运会特殊标志、商标、专利等违法行为,加强纪念品、玩具等重点商品类别检查,坚决严厉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截至目前,成都市针对成都世运会出动执法人员2066人次,检查经营主体2082家次,线下共发现成都世运会相关侵权线索9条并及时处置,线上发现721家店铺未获得执委会授权违规售卖成都世运会特许商品及侵权商品911件并向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移交相关线索,形成知识产权保护高压态势。

知识产权全链条保障让“世运氛围”洋溢在成都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不仅逐梦蓉城,更感受到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与决心。(记者 苏悦)

                                                                                                                                             来源:知识产权报